第 269章 重演的历史 (第2/3页)
开执行命令,冰冷的枪口和坚毅的眼神形成无形的牢笼,将李德贵和几个库管员死死钉在原地,脸色惨白如纸。
陈朝阳不再看李德贵一眼,转身大步流星地向药品库方向走去,脚步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敲击出沉重的回音。
愤怒没有蒙蔽他的理智,反而让他更加清醒——问题绝不止于棉衣!如果棉衣能被调包,那更隐蔽、更致命的药品呢?
阴冷刺骨的寒风在隧道深处呜咽,卷动着潮湿的霉味与另一种更刺鼻的气味——那是大量生石灰挥发出的干燥气息,混合着药品若有若无的苦涩。
药品储备洞库位于隧道最深处的一个天然溶洞改造区,空间低矮压抑。
洞壁和地面为了防潮,铺洒了厚厚一层惨白色的生石灰粉,在昏黄跳动的煤油灯光下,像覆着一层白霜。
每一次脚步落下,都会在石灰层上留下清晰的印记,扬起细微的白色粉尘,呛得人喉咙发痒。
陈朝阳站在堆积如山的药品木箱前,木箱被刷了一层桐油用来防腐,他看到了不同品类的医疗物资,既有昌平调运而来的,大蒜素粉剂,也有部分磺胺用品,用陶瓷封装的高度酒精也占有一部分位置。
“温度湿度记录!”陈朝阳看到昌平运来的药品还在,心中怒火缓和些许,但脸色依旧铁青。
库管员颤抖着指向洞壁:一个酒精温度计显示+5℃和一个简易毛发湿度计显示65%。
山洞里的常温比起外面更加稳定,自然的低温是现在最常见储存方式。
“这…这是最好的洞了…刘技术员调走前每天记录…”库管员翻出登记本。
陈朝阳快速翻阅:10月23日前记录完整,温度2-8℃,湿度50-60%,但之后字迹潦草,温度常写“约5℃”,湿度栏大量空白!
问题暴露的明显:专业员离岗后管理松懈
“刘技术员为什么调走?谁接的手?”陈朝阳追问。
库管员快哭了:“…上个月底…后勤处说药品科人手富余…把刘工调去管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