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65章 真相丑陋,不堪卒睹 (第2/3页)
笔搁在纸上,墨迹晕开了一小团污渍。
他摘下眼镜,用力揉着酸胀的眉心,脸上是深深的疲惫、痛苦和挣扎。
他拉开抽屉,里面放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,扉页上,是苏婉清娟秀的字迹:“赠文斌:愿我们携手,建设新教育,拥抱新生活。”旁边还画着一架小小的钢琴。
这本充满爱意和期许的笔记本下面,却压着几张泛黄的、边缘磨损的旧纸。
那是他离家参军前,父母按着他的手,在一张写着“婚书”的红纸上按下的指印。
还有一封几年前周小娥托人辗转寄来的信,字迹歪歪扭扭,语句不通,大意是爹娘身体还好,让他安心打仗,家里有她。
新与旧,自由与枷锁,甜蜜的爱情与沉重的责任,如同两股巨大的力量在他脑海里激烈撕扯。
他爱苏婉清,爱她的才华,爱她的思想,爱她代表的那种光明、自由的新世界。
可周小娥……那个沉默的、像影子一样存在于他生命背景里的女人,她的痛苦,她的付出,她此刻躺在医院里蜡黄的脸,还有父母那绝望的哭诉,像沉重的枷锁,死死地勒住了他的喉咙。
他抓起钢笔,想在“情况说明”上写下“周小娥只是童养媳,没有感情,没有婚姻事实”,但笔尖悬在半空,迟迟落不下去。
医生那句“是旧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一座大山”的话,如同魔咒般在他耳边回响。
他能理直气壮地说,这座大山的重量,与他无关吗?
“刘副局长……”门外传来一声轻轻的呼唤,是局里的一位老校工,他手里拿着一封信,欲言又止,“苏老师……让我把这个转交给您。”
刘文斌心头一跳,几乎是抢过了那封信。信封是苏婉清常用的素雅信纸,上面没有称呼,只有三个字:“刘文斌(亲启)”。
他颤抖着手撕开信封,抽出信纸。只有寥寥几行字,字迹依旧娟秀,却带着一种力透纸背的冰冷和决绝:
“刘文斌同志:
真相丑陋,不堪卒睹。自由恋爱,竟成笑柄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