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 141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第 141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(第2/3页)

    此刻想来,它们投入南方那片巨大的疫病泥潭,恐怕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。

    陈朝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,仿佛能穿透墙壁,看到那个小汤山的“实验室”。

    常规的路,已经走到了尽头。那渺茫的希望,竟只能系于那个充满刺鼻大蒜味的实验室了。

    “砰!”陈朝阳脸色铁青,霍然起身,眼中血丝密布。没有丝毫犹豫,他抓起电话,下达命令:

    “明远同志!听着!

    第一!立刻清点仓库所有成品硫磺皂、硫磺粉!全部打包!按最高优先级,今天就用最快渠道发出去!

    第二!通知县供销社!启动最高级预案!发动所有基层干部、民兵、妇女会!收购全县及周边三十里内,所有大蒜头!告诉他们,这是救前线战士命的!一颗也不能漏!

    第三!协调通和地委,扩大收购范围!要快!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陈朝阳已如旋风般冲出县委大院。吉普车卷起一路烟尘,直奔小汤山“金蒜”工厂。

    浑浊的茶水泼溅在粗糙的信纸上,洇湿了李毅那力透纸背的签名。陈朝阳看也没看,眼中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!

    推开门,浓烈的蒜味和化学溶剂气味几乎让人窒息。宋文清教授正弯着腰,对着显微镜观察培养皿。

    “宋教授!南方前线告急!疫病凶猛!部队急需救命药!”陈朝阳的声音炸响,将李毅信中描述的惨烈景象和药品需求,急速复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宋文清猛地抬头,厚镜片后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和凝重。

    他放下显微镜,接过陈朝阳递来的信,

    几秒钟的沉默,漫长得像一个世纪。宋文清摘下眼镜,用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,深吸了一口那浓烈到呛人的空气。

    当他重新戴上眼镜看向陈朝阳时,脸上所有的疲惫都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。

    “陈书记!”宋文清的声音沙哑得厉害,却异常清晰、斩钉截铁:

    “现有工艺,受限于设备和提纯剂,最高纯度只能达到65%-68%!

    稳定性…在南方湿热环境下,最多保存15-20天!它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注射用药标准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