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02章便衣小李 (第3/3页)
集,如同往日般喧嚣沸腾。叫卖声、牲口嘶鸣、讨价还价的嘈杂混着尘土与汗味,织成一张巨大的市井画卷。
然而,在这片看似寻常的热闹之下,无形的网已悄然撒开。
徐卫华站在集市外围一个不起眼的土坡上,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涌动的人潮。他身边站着几位精干的便衣,个个衣着朴素,神情却锐利如刀。
“都听清楚了,”徐卫华的声音压得很低,却字字清晰,“眼睛给我放亮!耳朵给我支棱起来!重点盯:眼神飘忽、交易后急着走、特别是用大把新崭崭零钱买东西的主儿!
还有那些犄角旮旯,废弃的院子作坊,有没怪声怪味!发现任何蛛丝马迹,立刻报上来,不许打草惊蛇!”
“是!”几人低声应和,迅速散开,像水滴融入大海,消失在人流之中。
大集末尾,尘土味混着牲口棚的臊气格外浓烈。
卖针头线脑的老太太守着摊子,眼皮沉重,脑袋一点一点,春乏夏困在这本就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身上格外明显。
摊上几枚黄铜顶针、几块线板、几颗褪色纽扣,在斜阳下透着萧索。
此时化成便衣的小李同志,穿着打补丁的旧短衫。
挎着半空的破筐,晃晃悠悠踱到摊前。他像是走乏了,随意地蹲下身,粗糙的手指拨弄着顶针,发出轻微的磕碰声。
“大娘,这顶针咋卖?”小李抬起头,操着地道的本地口音,脸上带着乡下后生常见的憨实。
老太太被惊醒,揉揉昏花的眼:“哦,顶针啊,200块一个。”她声音沙哑,目光却在小李蹲下的姿势、略显紧绷的肩背,以及虎口那不易察觉的硬茧上停留了片刻。
小李拿起一枚顶针对着光看,又放下,没掏钱,目光扫过摊上寥寥的货物,闲聊般开口:“,大娘,今儿集上人不少,生意还行吧?”
老太太没立刻回答。看着这小子没有买东西的意思,反而聊闲片,更笃定了心中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