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76章 昌委会议 (第2/3页)
好在有煤炭资源可以换粮,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,那本《代食品加工实用手册》的书,闲暇时他总是时不时拿出来翻阅,现在边角都磨得起了毛边。
里面记载的多是些需要特定季节种植的红薯、土豆,或是南方才有的木薯加工法。
眼下青黄不接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至于树皮、草根…那已是饥民最后的活路。
“用的还是原煤!”陈朝阳眉头紧锁,在‘原煤’二字上重重划了两横。
后世用的煤炭多是精煤,炼焦煤或是特别筛选的动力煤,原煤杂质太多实在影响发热量,里面还有大量的有毒物质,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。
就光这有毒气体,每年冬天都有许多北方家庭因取暖导致中毒身亡。
这宝贵的资源就这样粗放使用,效益更是大打折扣。
建设洗煤厂,改炼焦工艺,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,但这同样需要时间和设备的支持。
“还有一个问题,关于新币下乡兑换问题,要有组织,你们经济口和信用社货币改革小组要尽快完成全县货币改革!”许继伟汇报完后,陈朝阳补充道!
“是!”
随后,负责教育工作的张静安说道:“全县学校的复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,师资力量也在逐步得到补充。
目前,我们正在建设五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,预计可容纳学生两千余人。
昌平师范本届毕业生在组织号召下,大部分表达了愿意服从分配、服务家乡教育的意愿。
学校支部正积极做工作,争取尽可能多的毕业生能充实到基层教学岗位,特别是新建的几所小学。”
陈朝阳认真倾听着张静安的汇报,不时地点头,对张静安的工作表示认可。这个建校工作他也非常重视。
还有两所小学是他亲自点名批示建设的,但这两所学校并不在县城五所学校的范围内。
第一所是位于南口镇的‘煤矿工人子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